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奶企争相圈地自建牧场 雀巢中国涉违规占地

时间:2012-07-02 10:03 《财经》杂志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雀巢中国“牧场试验”

原本没有牧场运营经验的雀巢公司在中国开始牧场运营试验,原计划只有数十头奶牛规模的牧场计划被一再扩大

(中驰商标网讯)如果存在一种评价牧场大小的标准,刚刚开始兴建的黑龙江双城牧场无疑将是XXXL号的。五年之后,双城牧场将会拥有超过1万头奶牛,新西兰、美国传统的“大牧场”通常拥有奶牛不会超过1200头。

双城牧场全称是“雀巢奶牛饲养管理培训中心”,这是美国雀巢公司在中国最新的一笔投资。和很多跨国公司一样,它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往往意味着比在其他地区要庞大很多,或者速度快很多,它必须得适应本土对手们的速度。

蒙牛公司已经计划未来五年投入33亿元用于奶源建设,计划建20座到30座大型牧场,可多养15万头奶牛;伊利集团在未来五年将增加建设800个不同规模的牧场;现代牧业在安徽蚌埠市五河县的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占地3500亩,可用于存栏奶牛4万头。

一直备受质疑的中国乳业开始了一场牧场建设大跃进。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以生鲜乳供应量计,整个行业规模应该在2015年扩大1.5倍,到2030年将扩大3倍,达到1.19亿吨。

在这样的政府指标刺激和行业大势裹挟下,中国奶业企业掀起了一轮圈地自建牧场的潮流。北京东石北美牧场科技股份公司(下称东石公司)总经理苏昊称,未来五年是乳企的“狂热躁动期”。

作为一家专业承办牧场建设的公司,东石公司刚刚接下了雀巢奶牛饲养管理培训中心的牧场建设工程,还完成了恒天然的两座千头牧场建设。这样专业牧场建设公司的出现,本身就是建设热潮的一个例证。

双城试验

6月5日奠基的雀巢培训中心总投资25亿元,共包含一个奶牛养殖培训中心和三个大小不等的示范牧场。按照现有规划,到2015年这些牧场将总计存栏奶牛约1.1万头,其中最大的一座示范牧场将拥有奶牛8000头。值得注意的是,雀巢最初的示范牧场计划初始规模不过80头,双城牧场规模急剧扩大的背后,是中国整个乳品行业的狂热扩张潮。

贵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从没有自建过大型牧场。“雀巢一直认为自己的优势主要在生产和技术培训环节,而不是牧场管理,雀巢不会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董玉国告诉记者。

大牧场的投资回报周期普遍在八年到十年,而且养殖环节的利润率远远低于加工环节,因此,最初国内外奶业企业都习惯于把资金投注于产业链中下游。但为了争夺奶源,控制产品的品质,雀巢和本土的对手们不得不做出改变。

雀巢原本只是想先做一番试验,最初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一位参与早期调研的人士告诉记者,雀巢在去年6月就有了建设示范牧场想法,但最初的计划是从数十头到100头奶牛的规模开始示范养殖,然后再逐步扩大。

2012年1月,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狄可为曾经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雀巢将进行合作的最大牛群所包含的奶牛数量不超过3000头。他反对乳品行业的过度整合,称农场规模过大也会导致各种问题。

但是,一番戏剧化的转折来了。

大牧场

2011年10月,黑龙江双城雀巢公司被曝光压低奶价、短秤收购、垄断奶源,平均1桶奶克扣1公斤。此事经过媒体广泛报道,给雀巢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雀巢急需找到办法弥合在危机中受损的品牌,还有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35岁的双城农民刘成在双城市幸福乡经营着一家有着230头牛的“奔新农场”,八年来,奔新农场一直在固定地为雀巢供奶。去年开始,蒙牛、完达山派人找到这些奶农,提出可以支付和雀巢相同的收奶价,希望奶农能把牛奶供给他们,奶农们开始犹豫了。

此外,奶农们还有其他的担心,雀巢希望他们加大农场规模,提高鲜奶产量,但是他们不愿意再举债扩张。2010年,奔新农场新建了一间挤奶厅,为此向银行借贷30万元,至今没有还清。

雀巢公司很清楚,在过去12年间,它之所以能够垄断双城市1.2万名养奶户每日所产的1200吨鲜奶,双城市政府是其中的关键。在政府、奶农之间,雀巢找到了一条新的平衡之道——增加在当地的资金投入。

雀巢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开始布局建设三个不同规模的示范牧场,并且规模一度变成了1800头、2400头、8000头,其后经过几次讨论,三个牧场的规模最终定为1520头、1200头、8000头。

这是一个双城市政府非常乐见的方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哈尔滨市政府官员向记者介绍,2011年底,哈尔滨市高层提出了奶牛养殖“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的三个发展目标,把“上规模”醒目地放在了第一位。这届政府认为畜牧业是哈尔滨发展强县战略的最好途径,并决定在三年内要把哈尔滨从粮食大市转为牧业强市。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