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头根本不算多!我们的目标是万头场。” 哈尔滨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秦德亮说,双城的模板是蒙牛的万头牧场,哈尔滨市曾专门组织人去蒙牛牧场考察过。
作为对雀巢投资的回报,当地政府帮助雀巢稳定了一度动摇的奶农。政府在今年初定了目标:大力实现规模化养殖,除了主动提出与雀巢签订关于建设示范牧场的《合作备忘录》,还要在三年内成立187个规模化养殖企业,这些企业的奶牛规模都在500头以上,要求企业和雀巢签订供销合同,雀巢则承诺这些奶价比向散户收取高出0.4到0.5元。
“雀巢保证企业的销售,养殖户保证雀巢的液态奶供应。”秦德亮说。
此外,双城市副市长文立恒向记者透露,雀巢正在向黑龙江省相关金融管理机构申请建立一个“金融贷款担保平台”,用以给奶牛校区和农户提供贷款担保, “目前正在办理中,应该很容易会下来。”
自建牧场对雀巢自身也有着巨大的诱惑。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业分析师宋亮说,从基建成本计,5000头牧场和1万头牧场的设施和投入是差不多的,从迎合政府的角度上,企业当然更愿意建设万头牧场。
业内共识是“最贵的牧场是需要建两次的牧场”,一步到位的大牧场在成本和建设周期方面都要优于小型牧场改扩建。而从两者的收益看,牧场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万头牧场更能迅速满足企业对生鲜奶的需要,并拔高产能。
但是,从无大牧场经营经验的雀巢,对大牧场带来的环境、安全和管理问题忧心忡忡。“光牧场基建这一块,雀巢半年内和我们就开了上百次的会议。”苏昊说。
就在奠基仪式的当天,董玉国还在问一位分析师关于牧场如何建,建多大的问题。雀巢公司也曾经专门找到吉林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多次论证,他们得到的答案是:整体方向是好的,但8000头是否合适,谁都无法保证。
董玉国对记者承认,牧场的规模到底应该是多少内部一直在争论,其实到现在都没有定论。
“我们2012年的计划是从M号牧场开始建,也就是800头,然后慢慢往上递增。”苏昊称。这个初始规模比原计划扩大了近十倍。
违规占地风波
双城牧场奠基典礼刚刚结束,媒体就曝出“雀巢大牧场系违规占地”的消息。报道称,双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陆明久明确表示,雀巢牧场所占的60万平方米土地没有任何审批手续,严重违规。
陆明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去年12月,雀巢开始就建设牧场用地事宜与国土资源局沟通,但多次会议均未有结果。今年3月,一位国土局领导甚至与双城雀巢公司总经理陆明为此发生争吵。雀巢在没有拿到土地审批的情况下直接与79户农户签订了“流转协议”,获得了总计900亩15年的使用权。但是,直到雀巢召开奠基典礼后,国土局才得知雀巢占地一事。
耐人寻味的是,在雀巢双城牧场的奠基典礼上,哈尔滨市副市长,双城市市委书记、副市长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展望了雀巢大牧场的未来。
一位哈尔滨市政府官员对记者透露,雀巢所占60万平方米土地并非媒体报道中暗示的“基本农田”,其性质为“一般农田”。本次建设中有1万平方米用来修建培训中心,这1万平方米已经通过正式审批,其土地性质由一般农田改为建设用地;而其余59万平方米未来将转为畜牧用地,其性质仍为一般农田,并不需要改变土地用途。
这位官员还透露,雀巢之所以在尚未拿到全部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急于召开奠基典礼有两层原因,其中之一来自政府压力——政府希望把大牧场奠基作为上半年工作政绩。另外一个原因是,哈尔滨市和双城市高层到场,或许有助于土地审批问题的解决。
雀巢公司没有对违规占地一事公开表态。从土地、政策、奶农管理到各类审批、检查甚至舆论,乳业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相比国有背景的伊利、蒙牛,雀巢并无太大的优势。
虽然,哈尔滨和双城市政府高层对这一项目给予了关注。但是土地违规事件也显示,在双城,雀巢也还没有完全理顺与当地政府的关系。这也为雀巢的全产业链计划蒙上了一丝阴影。
争议全产业链
“我们雀巢是加工商,我们不必拥有产业链,但是我们能够控制它。”5月,狄可为曾这样对记者表示。现在,雀巢却朝着全产业链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雀巢这样的公司来说,从决定自建牧场那一刻起就开始进入到了一个相当陌生的战场。雀巢在中国被迫成为了一个全产业链供应商。这家标榜自己最擅长的是产品加工的公司不得不把注意力向上游和下游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