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文字的出现将人类带到非语言及表情的沟通时代,文明进行了一次质上的飞跃。在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中,汉字的出现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开端。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与创新,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楷书,不同形式的汉字演变着文明的进化。当汉字美形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时候,伟大的艺术——中国书法诞生了。中国书法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及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等书写字体,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早在中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财富。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褚遂良、米芾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创作了各种书体标本,将中国书法之美淋漓尽致的彰显出来。
当代书法界中,有很多书法名家在继承古人思想的同时,大胆开拓、融会贯通,给了我们全新的书法解释和艺术思想,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尤其以沈鹏http://www.ceccen.com/art/shenpeng先生、欧阳中石http://www.ceccen.com/art/ouyangzhongshi先生和杨翰儒http://www.ceccen.com/art/yanghanru先生为代表的当代书法名家,更是我们研读的典范。
沈鹏先生是当代书法大家。他以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自由的笔墨意趣向人们诠释书法理念。启功曾说:“仆私交沈鹏先生逾30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
沈鹏先生的书法艺术,取法晋人,以汉隶笔意作大草,形成别于前人的独家面目,为书法艺术开创了新的审美天地。他把求“意”、求“韵”作为审美目标,并寻找至高的境界。“意”含有哲学意味,人们把“意”定格在意象、意气、意境、意趣等方面,它常呈现出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状态。就作品表现特征而言,它能以抽象的书法形式,表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功力,将创作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功力物化为审美形态;求韵,则是沈鹏先生书法作品的审美效果,是表达其心中积蕴的难以用语言表述的艺术感觉。他的书法是在自由层面上的法度,打破陈规又极具法度,对中国古典书论的理解能切中肯綮,得中正鹄,应了石涛那句话:“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沈鹏的艺术续接着中国文化的传统,汲取其处世的率真自然与达观圆融,但又能独标风骨,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汉代扬雄说:“书,心画也。”蔡邕在《书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大致可视为书法本质的最初定义。沈鹏实践着这一创作思想,但作为学者,他对书法功能的认识及书法创造的目的十分明晰,在此基础上寻找并拓宽书法艺术的审美领域。沈鹏先生以“中和”为旨,在“志气平和,不激不厉”的规范之内发挥着最大的创造性,寄奇崛、险峻于中和、平淡,讲求形质相生,文质统一。他的草书行笔轻重顿挫随形而运,从容体现着速度的轨迹,枯实相间、笔断意连,留下的是几十年锤炼出的枯藤老树、淡云秋山的境界之美。书作的背后是性情的流露、胸臆的抒发,体现着至深至远的精神追求。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意趣超迈的书法能表现出中国艺术最具独特性的自由精神,沈鹏的书法创作印证着这一点。
欧阳中石先生我国著名学者、书法教育家,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书法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由于欧阳中石教授在书法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被授予中宣部设立的中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教育特别贡献奖“兰亭奖”。
渊博的知识、豁达的胸怀、严谨的治学之道,这些特质将欧阳中石先生在总结出书法教育真谛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形态。他认为,探索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峰,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注重人格的培养,注重道的追求,注重审美品格的塑造。把别人的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是艺术创作的真理。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正是建立在丰厚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学古师今。行书以“三王”(王珣、王羲之、王献之)为宗,楷书以欧阳询和六朝墓志为基,草书以王右军、孙虔礼为宗,亦得益于黄山谷、祝枝山点法,篆书以三代吉金、诏版权量为宗,隶书多取法于汉碑,尤收益于《张迁》;今人则师法于武岩法师、吴玉如先生,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妍美流便、形态丰富、力度豪逸,机杼独出,最终形成了“中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