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星宇出版个人传记《我是卢星宇,不是卢美美》
"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为人父母后的永恒话题。卢星宇的自传书《我是卢星宇,不是卢美美》一经出版就引发各方关注。作者在书中除了对自己的成长经历颇费笔墨,也重点讲述了父母对自己的家庭教育,真诚地分享了父母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
书中除了浓墨重彩地讲了践行"原则性放养"的父亲卢俊卿,还有其"虎虎生威"的母亲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用卢星宇的话讲是"家有虎妈"。
"虎妈"把手指直接伸进喉咙
卢星宇书中对"虎妈"的很多故事写得非常有趣,她的妈妈是个四川辣妹子,做事很泼辣,比如卢星宇在小的时候有一次吃鹌鹑喉咙被一块三角形的骨头卡住了,怎么弄也弄不出来,脸都涨红了,"虎妈"很镇定,直接把手指伸进她的喉咙,一下子把鹌鹑骨头抠了出来,星宇想哭,妈妈却警告其不准哭,卢星宇的妈妈还有一句口头禅:"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儿有泪也不弹。"她妈妈经常对卢星宇说,哭是没有任何用的,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去解决。卢星宇小时候家庭也非常的艰辛,她分析自己母亲强悍的性格是被生活磨砺出来的坚强。虎妈的"虎",是告诉女儿,只有挺起胸膛来,用坚强的意志去支撑,才能战胜种种生活的苍凉和无奈。"不哭",这也可以解释卢星宇一个24岁的女孩在风波之时,为什么能够坚强面对,并对自己做的事业依然坚持,最终洗尽铅华,赢得赞誉的原因。
"虎妈"的一记耳光
卢星宇父亲卢俊卿的"原则式放养教育", 更接近于西方教育理念,更崇尚个性的自由发挥。就像是一棵普通的树,很少去主动干涉树怎么长。除非树长歪了,或者树生虫子了,或者是大风、大雨袭来等树无法抵挡的问题时,才能去干涉。而卢星宇母亲的"虎妈"式教育,则属于更加典型的东方式教育理念,认为"孩子不听话就要教育,等小树长歪了才想到纠正就晚了,要在开始长、有点小苗头的时候就要赶紧扭正。"但是每次虎妈发"虎威"的时候,也是让女儿长记性的时候,能做到有礼有节,给为人父母者会有很多启发作用。
比如卢星宇讲,自己小的时候也很任性,经常会顶撞父母或者其他长辈,母亲这次给女儿长了一次记性。
一位阿姨和妈妈谈话,我不同意她的观点,中途插话:"妈妈,不是这样的!"她皱着眉头瞪了我一眼,不理我,继续与阿姨交谈。我又插了一句:"妈妈,不是这样的!"
当时的我还小,不知道分寸,反而不断地插话打断他们,声音也越来越大。妈妈忍无可忍了,"啪"一个耳光打过来,打得我猝不及防,脸上火辣辣的疼。我懵了,眼泪也夺眶而出。为什么打我?
其父卢俊卿讲从小到大没有打过女儿一次,最严重的一次是"罚跪",但其母却不同,其母亲说"我不会轻易打你,可一打你,就要打个准,让你明白自己哪里错了,然后,永不再犯!"她母亲给卢星宇讲,中国传统上很讲究"孝"字,这次打她是要让她知道,学会尊重长辈,学会"孝",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尊重任何一个人。
现在的很多孩子不懂得爱和体恤父母,妈妈为了让星宇谨记怎么去关爱身边的人,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怎么去珍惜所拥有着的一切。"一盘虾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一户很穷的人家,一次家里有了点钱,心疼孩子的妈妈买了一大盘虾做给孩子吃。妈妈很欣慰地看着孩子大吃特吃的样子,心里又有些隐隐地失落。当孩子将筷子伸向盘子里最后一只虾时,妈妈彻底失望了,孩子毫不犹豫地把最后一只虾,塞到了自己嘴巴里。他完全没考虑到,亲爱的妈妈,一只虾也没吃。
"星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妈妈看着星宇,轻轻地问。自己当即就明白了妈妈的心意:我怎么会不懂得呢?还认为应该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必须要学会爱与回报。
卢星宇讲这两件事对自己影响很大,长大后不但对长辈能够彬彬有礼,而且面对下属和同辈人时也能让对方感到尊重,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尊重和关心别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从外交官到各国元首对星宇事业的支持,为什么企业家会对卢星宇的慈善倡善会这么踊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