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厂家旧啤酒瓶装香醋 专家:没规定说不行

时间:2012-08-20 09:08 新华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明明是香醋,却是放在酒瓶子里卖。近日,南京一位网友晒出自己遇到的稀奇事。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回收旧啤酒瓶装醋卖的这家小企业这么做是为了降低成本。有关部门对此也表示,啤酒瓶装醋是允许的。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这件事情背后还藏着一个尴尬的现实:本来回收利用旧酒瓶对消费者和啤酒生产商来说,应该都是件降低成本的好事,但尴尬的是,南京回收旧酒瓶的途径却越来越少。

网上爆料

细心网友发现:

明明是啤酒瓶,却装起了香醋

近日,网友“chuj81”在南京本地一家论坛上发帖称,“今天早上姐去吃馄饨,正当吃得百般无聊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姐眼前的这瓶醋……乖乖,这造假还能造得有点水平啊!造得阿能勤快一点啊?真难得看见这么懒的造假专业户,连瓶子都省了。”帖子下面附的照片中,贴着“镇江特产香醋”标签的瓶子上,清晰可见玻璃上凸显的几个字“青岛啤酒”。

根据帖子的图片和描述,可以判断出,这名网友是在路边摊上吃馄饨的时候发现的上述问题,这瓶醋是放在桌子上的调料。

扬子晚报记者看到,醋瓶的商标上除了“镇江特产香醋”几个大字外,还写着产品标准号、人民大会宴会用品等等字样,而生产厂家则是“句容市三岔恒峰调味品厂”,生产日期是“20120305”。瓶身上清晰可见的几个凸出的字“青岛啤酒”显得与其他标签格格不入。

众多网友争论:

是低劣造假还是二次利用?

短短一天,这个帖子在网上点击率达到数万,获得了好几页的留言,网友观点各异。

一部分网友认定这是“水平低劣”的造假。比如有人谴责这种行为,称“造假已经到了无须掩饰的地步”;有人感叹“假得太离谱了,只能说这商家太笨”。还有网友指出,“不光瓶子的问题,还有标签上的‘人民大会宴会用品’,有这个大会吗?”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这可能只是玻璃瓶的二次利用。“未必是造假,从瓶子来说至多是为了节约成本直接使用的回收啤酒瓶。所谓造假是指冒用他人商标,假冒他人商品或制造名不副实的产品。”“这应该不属于造假,本来瓶子就可以二次利用的。”“像啤酒、醋、酱油等,玻璃瓶是回收再利用的,是节约能源。”“不假啊,以前都是这样的,只要里面装的是合格产品就行啦,国家对这块是没有禁止的,有点小题大做啦。”

还有网友幽默调侃:“说明环保意识很强,充分地利用了身边的各种废品。”

记者调查

酒瓶装醋到底算造假还是合法的二次利用?国家对于啤酒瓶二次利用有何具体规定?这个来自句容的生产厂家为什么要用啤酒瓶装醋?带着这些问题,扬子晚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A

啤酒瓶用来装醋,没规定说不行

1996年啤酒瓶国家标准GB4544-1996颁布,规定啤酒瓶必须采用“B”字瓶。对于重复利用,有一个“关于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和包装的建议”,其中有两条非强制性建议,一是建议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二是建议采用托盘包装,以保证啤酒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南京市质检院的专家告诉记者,过去一些小厂家没有能力自行生产玻璃瓶,会采用回收旧啤酒瓶的方式来盛放产品。这种事是允许的。啤酒瓶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相对而言,质量和安全系数较好,因此,只要经过消毒,符合《食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的啤酒瓶是可以装酱油、醋的,但是酱油、醋瓶不可用来放啤酒。

啤酒瓶装醋是否涉及侵权?一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徐律师告诉记者,一般而言玻璃瓶上印有啤酒生产厂家的注册文字,则表明该瓶为啤酒生产厂家所专有,只能由商品的原生产厂家回收和复用。现在这种情况,使用酒瓶灌装醋,会有一定程度的混淆,可以说是侵权。但考虑到出售的不是同类产品,鉴于一般常识也都知道青岛啤酒不生产醋,所以也不能严格界定。

B

小工厂酒瓶装醋是为了节省成本

“主要是为了省钱。”一位食用醋经销商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确实曾见过一些小厂家所卖的瓶装醋会采用啤酒瓶包装,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据他所知,这些厂家自制醋瓶,每个瓶子的成本至少在五毛钱以上,这对于他们来说成本有点高,因此他们会自己去回收一些啤酒瓶,这样成本可以减半。不过张先生也坦言,这些小厂家所产的醋一般品质不会好,最大的优势是便宜,家庭购买的极少,主要是一些小饭馆采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