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正骨 深圳洛阳之争?

时间:2010-03-22 19:10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今年,洛阳第二次把诞生于当地、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平乐郭氏正骨术列为向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而同时,这项传到深圳只有20多年的民间医术,也被深圳列为今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之一。消息传到洛阳,在当地以及网上引起激烈争论。   郭氏正骨术有失传隐忧   平乐郭氏正骨术诞生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洛阳县平乐村郭氏家族。经过200多年发展,平乐郭氏正骨术驰名中外,成为近百年来民间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正骨流派。1985年,郭氏第五代传人郭春园离开洛阳,把平乐郭氏正骨术带到深圳。他创立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在珠三角一带及香港颇负盛名,成为骨伤科诊疗的著名品牌。   而在深圳的20年间,郭春园发展了祖传的正骨医术,成为郭氏正骨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诞生200多年后,平乐郭氏正骨术现在面临着危机。在深圳自己开诊所的郭玉凤是郭春园的女儿。她说,郭氏正骨第六、第七代传人都年事已高,限于国家规定,他们无法通过中医传统方式带徒传道,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西医的巨大冲击,郭氏正骨术有失传隐忧。同时,由于缺乏保护和规范,洛阳当地不少医院和个人冒郭氏正骨之盛名招摇撞骗。   深圳洛阳同时申“非遗”   近年开始,深圳和洛阳均着手开展各种保护平乐郭氏正骨术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平乐郭氏正骨术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年,深圳有关方面开始为平乐郭氏正骨术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方面不知道,洛阳在2005年就已经尝试把“洛阳平乐正骨”推荐申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当时未能入选。今年,郭氏正骨术先后被深圳和广东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还被广东省列为重点项目之一,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事近日被洛阳媒体广泛报道。因为洛阳市申报的“洛阳平乐正骨”项目已被河南省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河南省把该项目列为重点,第二次为该项目向国家提出申报,争取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的“平乐郭氏正骨术”和洛阳的“洛阳平乐正骨”两个项目名称虽不同,实际内容却撞车。   申报是为保护郭春园分支   洛阳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在当地的市民论坛被置顶。到昨日为止,点击已超4000多次,有网友称郭氏正骨术源自洛阳,深圳提出申报是一大讽刺,一旦申报成功将使洛阳难堪;还有网友“强烈抗议深圳抢占”,也有人指深圳此举是看中平乐正骨术蕴藏的巨大商机。   对于洛阳方面的激烈反应,深圳市“平乐郭氏正骨术”项目申报负责人韦晓东表示,深圳申报平乐郭氏正骨术,完全是为保护这项面临危机的民间医术,这也是符合国家“非遗”评选的初衷。韦晓东说,深圳无意割断郭氏正骨术和发源地洛阳的联系,主要希望把郭春园这一分支在深圳创造出来的成果保护下来。   而郭春园之女郭玉凤认为,深圳和洛阳都提出申报,对祖传医术的传承是件好事。而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飞跃也表示,两地提出申报,正好说明了郭氏正骨术在北方和南方都得到广泛认可。市民应该把郭氏正骨术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认识。张飞跃还说,我国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搞商标注册,搞独家垄断,而是允许多家申报,多家保护,这已有先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