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浙江创造”

时间:2010-03-22 19:22 浙江日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知识产权保护,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撞击着浙江经济。   3 月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派出的贸易代表团抵达我国并声称,其目的就是敦促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做出进一步行动。无独有偶,今年以来,欧盟屡屡就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表示“关注”。   欧美的“默契”并非偶然。“这表明,知识产权将成为今后引发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一个主要问题。”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如是说。   常年行走在国际市场上的浙江企业,对此更是感受深切。不久前,中化宁波(集团)公司遭遇了一场“哭笑不得”的国际官司,虽然没有在美国销售过便携式蓄电池产品,一家美国公司却以其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将其起诉到美国法院。“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来进行未雨绸缪的市场保护的策略。”在积极准备应诉的同时,对于不期而遇的官司,该公司的一位法律顾问也颇为感慨对手的精明。   通过自主创新获得知识产权,再通过强大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为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外跨国公司的这种“老谋深算”,也给了“浙江制造”的自主创新以重要启示:要使自主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对此,嘉兴市禾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姚欣的感受也许比别人更深刻一些。刚刚完成今年技术人员招聘工作的他告诉记者,尽管去年公司遭遇了技术人员违约跳槽之事,但通过法院裁决,他们成功地保护了自主创新成果。随着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备,他们对浙江知识产权保护有信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浙江企业的创新激情,保护“浙江制造”产业提升的机会。尽管这些道理一清二楚,但知识产权却不可能自动得到保护,仍然需要一道道人为打造的保护“盾牌”。   知识产权是企业含金量最大的一块“资产”。这第一道保护“盾牌”理所当然应由政府提供。4月4日,杭州海关在义乌举行侵犯知识产权查获商品展示会,“浪莎”袜业总经理翁荣金和义乌当地众多企业负责人放下手头的生意,自发前来“捧场”。让他们如此积极的原因很简单,“政府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就是为我们减少自主创新的成本。”翁荣金说。   “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在浙江,这个角色已经相当活跃。”让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魏衍亮博士“情有独钟”的是浙江大大小小的行业协会。他说:“浙江的产业集群特色最明显,行业协会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介入到知识产权保护中,只是一个顺势而为的职能扩展。在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中,无论是人才‘挖墙角’、构成侵权的仿冒仿制,行业协会都能以某种措施加以约束。”   “协会是可以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扮演积极角色的。”魏衍亮的观点,同样引起了慈溪市科技局副局长周百荣的共鸣,他认为,行业协会出面组织行业自律,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低成本解决办法,既能减少企业维权成本,也可以提高行业自主创新水平。   事实上,浙江企业已为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而努力,并不乏成功先例。2001年,在遭遇到澳大利亚某公司的知识产权指控后,杭州中化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毫不退让,一举打赢了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场知识产权官司。   当然,要打赢这类官司,浙江企业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智慧。与国外企业频频使用知识产权大棒打击我国企业相比,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知识产权人才储备等方面,浙江企业需要尽快“补课”的内容还有不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