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关总署获悉,全球反假冒组织今天把“全球反假冒2005年度政府机构嘉勉奖”颁给中国海关,以肯定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公开透明的作风。这是我国政府知识产权执法机构首次获得世界性的奖项。 6月14日是“世界反假冒日”,全球反假冒组织于当天在法国巴黎举行颁奖仪式。全球反假冒组织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专门从事保护知识产权和反假冒工作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01年,总部设在巴黎。为了鼓励各国、各地区的反假冒工作,全球反假冒组织近年来开始设立一系列奖项,向在知识产权执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政府执法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新闻媒体颁奖。参加此次政府奖竞争的有10个国家的政府机构,最终中国海关与意大利海关脱颖而出,获得该奖项。 中国海关是从1994年起在进出口环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截至2005年,全国海关查获各类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5571起,案值7.3亿元。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海关每年查获的侵权案件数量平均以30%的幅度增长。 面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中国海关运用风险管理手段,通过广泛收集侵权信息,注重对报关数据的审核,加强对重点商品的查验,有针对性地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监控,提高了查获侵权货物的准确性。如宁波海关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共下达知识产权布控指令54条,查获侵权货物案件30起,准确率高达56%。 中国海关与商界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打假。他们主动邀请企业来海关举办鉴别侵权商品的培训,当了解到美国耐克公司“NIKE”的商标被假冒比较严重的情况后,中国海关主动加强了对相关商品出口的监控,陆续查获大量出口的假冒“NIKE”服装和鞋帽。仅2005年,全国海关就查获190多起假冒“NIKE”商标的侵权货物案件,约占当年全国海关查获所在侵权案件的1/6。有效地保护了该公司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其在华投资的信心。 中国海关还积极与有关国家(地区)的海关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协作。先后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关、美国海关、欧盟海关以及日本海关等多次在情报交换、执法培训、执法经验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目前,粤港海关已经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定联络协调制度,双方在合作打击两地假冒盗版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