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欺诈“圣喜美” 身陷加盟纠纷

时间:2010-03-22 19:26 本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陆续受理了一些“圣喜美”加盟业主诉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加盟合同纠纷的民事案件。 2006年10月13日,福建福州王某、厦门沈某、河北王某等“圣喜美”加盟业主诉被告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加盟合同纠纷案件在北京市丰台人民法院第18法庭进行公开审理。 庭审中, 原告律师北京市中润律师事务所吴颂立律师代表各加盟业主向法庭出示了包括“圣喜美”加盟合同、“圣喜美”专营店商标许可证、“圣喜美”连锁加盟宣传手册、某网关于韩国汉城(首尔)不存在“圣喜美”的报道、中国商标网关于“圣喜美”仍未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查询信息等证据。同时诉称,被告“圣喜美”在签订加盟合同时谎称“圣喜美”系韩国品牌、“圣喜美”系注册商标,目前,“圣喜美”品牌连锁店已达2000多家,在全球设有200多个分支机构和区域代理。2004年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消费者信赖的知名品牌”。因此,各加盟业主认为正是基于“圣喜美”提供的上述虚假信息,才致自已违背了真实意思签订了“圣喜美”加盟合同,现知道事实真相后,请求法院撤销与“圣喜美”的加盟合同并退还加盟费。 对于原告的法庭诉称,被告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则辨称“签订合同时自己不存在欺诈事实、加盟商完全是经过对‘圣喜美’经营模式等考察后加盟的,并称自己具有3365042号图形商标(非‘圣喜美’商标)注册证书。因此,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采访中,各加盟业主告诉记者:“我们都是通过网上看到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招聘加盟商广告宣传,得知该公司所代理的包饰、鞋业等“圣喜美”商品是起源于韩国汉城(首尔)一个手工鞋包工匠世家,创立达半个多世纪的跨国企业集团,圣喜美于2003年进入中国之初就被“中国消费者网-在线315”评为“质量、信誉消费者满意品牌”,并于2004年获得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的“消费者信赖的知名品牌”称号,现由该公司负责在中国大陆发展品牌加盟商,目前,圣喜美皮具及包饰已遍布全球,品牌连锁店达到2000余家”,“对于这样的宣传,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是真的,于是我们就与‘圣喜美’签订了加盟合同,然而加盟后才发现我们被骗了”。 “我是2005年11月,加盟韩国品牌‘圣喜美’的,当时付加盟费2万元。回来后按照他们(指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花了四万多装修门面,然后在网上跟他们点货准备营业。点货时完全按他们的现有货物清单点的,可等我把订单下达给他们时,他们却说缺货,这样缺!那样缺!根本就不能按照我发的订单发货!此时,我骑虎难下,因门面已租好了,租金花了四万多,装修花了四万多,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我只好让他们按订单上已有的货给我发过来。我前后汇付了两次进货款共2.6万元,但在开业一星期左右,很多消费者就要求退货,原因是售出去的鞋都掉跟脱皮,走路一天鞋帮就开线掉皮了,一双几百元的鞋,穿在顾客脚上还不到二天就断了。这连我自己的无法交代” 福建加盟业主王某气愤的告诉记者。 因此,王某要求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退货、退还加盟费。而对方则要求,退货款必须把加盟费收据、商标许可证、授权书等原件退还。最后证据原件均被“圣喜美”收回,加盟金却没有全部退还。于是,王某决定起诉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在随后的调查中,王某了解到,韩国汉城根本就没有“圣喜美”这个品牌,“圣喜美”所说的韩国圣喜美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于2003年9月17日刚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司,根本不是创立达半个多世纪的知名品牌,更不是出自韩国汉城(首尔)一个手工鞋包工匠世家。于是,王某以合同欺诈为由将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告上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撤销与“圣喜美”的加盟合同,并反还加盟金。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经有十几家加盟商因认为签订加盟合同时存在欺诈为由将北京圣喜美皮具有限公司告至法院。 记者随后采访了“”圣喜美各加盟业主代理人北京市中润律师事务所吴颂立律师。 吴颂立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专门调整特许经营双方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规范的只有一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但作为部门规章还不能作为人民法院撤销合同的判案依据。现在认定欺诈撤销合同之诉只能依据《合同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规定。其中,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二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目前,从加盟商提供的证据来看,“圣喜美”在签订加盟合同时,提供了一定虚假信息,诱使加盟商误认为,“圣喜美”系一家韩国知名企业。因此,双方签订了“圣喜美”加盟合同,这也最终导致众加盟商在发现事实真相后,将“圣喜美”以涉嫌欺诈起诉至法院。按上述情况,双方所签加盟合同应符合我国《合同法》关于撤销合同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加盟合同予以撤销,以保护受骗加盟商的利益。 据了解,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对于案件的最终结果,本刊将继续关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