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老字号: 王致和商标争夺战
作者: 程桂华
(随着大法官的宣判,法庭掌聲與尖叫聲把原告的訴訟代表人眼光給轉向被告的訴訟代表人,片刻,被告把手伸向原告,他們把手握在一起。笑了。)
2009年4月23日,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对中国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被恶意抢注案再次开庭,经过原被告申诉及展示证据,最终由陪审团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结果。至此,持续两年多的王致和商标维权案以王致和的胜诉而告终。
这起维权案件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的第一案。
2006年7月,当王致和集团拟在三十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时,却发现“王致和”商标在德国已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此后纠纷双方经多次协商未果。2007年1月25日,王致和集团将抢注者告到了德国地方法院。
两年来,经历两次开庭判决,王致和集团出示了充分有力的证据并以此据理力争,终于将商标权争夺在自己的名下。王致成为了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的斗士,但准确的和由此说,王致和更应该被称为孤独的斗士。
据说,王致和集团在维权之初曾想过联系其他的被侵权企业共同来打跨国官司,然而更多的企业则选择了沉默和退缩。或许在其他人看来,自己的市场更多的在国内、产品很少销往国外,维权也就得不偿失;亦或者在其他人眼中,老字号维权是国家的事、而非企业自身的事情。联系其他企业无果后,坚毅的王致和老总王家槐决定独自去打这场维权案:无论花费再多的钱也要把王致和商标夺回来。
两年后,王致和集团赢了,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了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两年后,王致和集团同样笑了,为他们两年多来的跨国维权之争,更表示出这段时间孤独身影的韧性。两年多来,王致和集团通过这场旷日持久的跨国官司成为了国内甚至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其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案件本身。如果说王致和集团最初的念头仅仅是为了商标权的归属,那阴差阳错的影响力恐怕也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这又何尝不是最值得赞颂的宣传方式?而今,王致和集团在聚光灯下将名利双收,成为了媒体甚至是民众心中的孤胆英雄,然而之前,中国的其他被侵权企业又在做什么?
近些年来,中国的老字号轮番在海外被抢注,一次又一次的为中国企业敲响着警钟,但真正走出国门维护自身权利的企业则少之又少。
3年前,在海外漂泊长达10年的“狗不理”集团商标的回归被称为我国老字号在海外维权成功的经典案例。然而,“狗不理”集团商标的回归更多的是迫于舆论的压力而非法律的裁决,这显然是对其他的老字号商标侵权事件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约束力。此次王致和集团的胜诉则为中华老字号在海外维权提供了一个借鉴的典范,王致和集团的成功更为众多的中国企业指明了方向。
根据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总共发生了两千多起中国出口商品的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案例,仅商标一项每年造成的无形资产损失就高达十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商标被抢注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之路设置了法律上的‘禁地‘。然而许多企业患有严重的"驰名商标短视症",不舍得长远投资,驰名商标的海外保护意识相当淡漠;即便某些企业存有驰名商标意识,但由于对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不甚熟悉,从而也不情愿到跨国去维权;同时企业维权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重重考验面前,众多的企业退败下来,并不情愿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王致和集团维权成功为中国企业海外维权发出了积极信号,也唤醒了更多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增强驰名商标意识的维权意识,从而利用国际游戏规则和所在地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无论如何,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维权势在必行。”经历多年驰名商标维权调查的资深人士在对中国企业维权现状忧虑的同时更对未来充满信心。王致和驰名商标案的成功无疑增强了中华老字号甚至是众多中国企业海外维权的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王致和集团将不再会是孤独的斗士,在海外维权的路上会有更多的像王致和集团一样的企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本网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