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仁者爱水,智者乐山。”那么对于辽阔、绚丽多姿的内蒙古草原,又该怎样形容呢?对这个豪放与柔美、苍凉与绚丽,融天地自然之精华,饱含历史人文之厚重的神奇土地,岂是一个“爱”、一个“乐”字了得?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几十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同时也是匈奴、鲜卑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大草原无限风光的自然写照;“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成吉思汗铁马金戈统一蒙古大草原的壮举,更是内蒙古历史文化的写真。悠扬悦耳的马头琴曲,古典传统的蒙古大包,是内蒙古独特的人文风情。而内蒙古作为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多年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区域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从古自今,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伟大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金银币的发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4月25日发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币发行共2枚,其中1/4盎司精制金币和1盎司精制银币各1枚。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蒙古族勒勒车车轮、蒙古包圆顶以及祥云装饰图案。勒勒车为蒙古式牛车,是蒙古族牧民传统的交通工具。据有关学者考证:“其式样与北魏车型很相似,为双辕双轮,车厢上有毡帐,可以乘坐或居住。” 迄今为止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称之勒勒,是牧人赶车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的特点是车轮高大,相当于牛身的高度。但车身小,结构简单,结实耐用。适于在不平整的草地、低凹坑陷的沙滩、白雪覆盖的高原上长时间地行进。它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迁徙生活中创造的智慧结晶。金银币正面采用镜面映衬,浅雕放射形的线条,勾勒出车轮的形象,图案平铺对称,简洁、明快,在略显单一的车轮上,又采用反喷砂工艺,呈现出蒙古包最具代表性的圆形顶形状,不但赋予图案饱满的装饰感,更使浓郁的民族风情跃然而出。
币上车轮载着蒙古包,其创意体现使两者完美结合,表达出游牧民在漫长、艰辛的游牧生活中,不断迁徙的生活状态。长长的勒勒车队更像是草原上一曲悠远的牧歌,吱吱呀呀响在遥远的天边,满载牧民们的悲喜和期盼,行走在去往“那达慕”盛会的路上,去往婚丧喜宴的途中,去往另一个栖息地…
金币背面图案为一蒙古族女子迎宾图。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最突出的传统美德。而献哈达又是蒙古族人民最具特色的一种传统礼节。币面图案题材选择极具典型性,镜面上浮雕展现的是敬献哈达的年轻女子,身着女式蒙古袍,长袍极其合体优雅,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同时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女子着衣特点。衣袍上大幅浅雕出的花样刺绣,不同于著名的“苏绣”、“湘绣”、“川绣”——不以纤细秀丽见长,其图案粗犷匀称、鲜明,凝重质朴,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它不仅诠释了蒙古民俗文化的深邃内涵,也是民族手工技艺绝美的见证。最有代表性的是币面女子的头饰,采用精湛的点线结合的浅雕手法,精细地显现出帽子、垂肩“发带”上,或圆或方的珠宝造型,给观者珠翠金银琳琅,璀璨生辉之感,使女子更显端庄、高雅、富丽。浮雕表现的女子,面容饱满和飘逸的哈达极具呼之欲出的立体感,她手托美酒、哈达,神态友善、喜悦,整个图案蕴含着蒙古族人民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敬意,透达出诚挚好客的热情!
银币背面图案为内蒙古“那达慕”传统节目中赛马的独特场景。“那达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源于七百年前,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盛大集会。“那达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而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男儿三艺”,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活动。活动选在八月,正直草原上水草茂盛、牛羊肥壮的时节,牧民们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赶着满载佳肴、载着家人的勒勒车汇集,举办参加各种规模的“那达慕”。银币背面刻画的正是“那达慕”大会中,最激动人心的赛马场景。币面被分为三部分,上部分采用浅浮雕突出显现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是由木杆、牛皮搭建成的圆仓式帐篷,顶中央有圆形天窗,用以流通空气和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最适合的居住用具。远景中显现出现代化的卫星接收器、风力发电等设施,反映出内蒙古人民生活状态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