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壶韵:“山花奖”得主鲍峰岩的紫砂艺术赏析

时间:2012-08-30 10:04 中国商业电讯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江苏 2012-08-29(中国商业电讯)--壶文化由来已久,但象宜兴紫砂壶这种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手工制作艺术,大概只有中国宜兴存在。

“壶”本来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供人们饮水用的一种器皿。而在宜兴这个地方,这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泥壶,经过壶艺师用紫砂泥制作烧造,却成为了一种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共存的艺术珍品,成为道的载体。因此,在宜兴就产生了一门独特的工艺——紫砂壶制作工艺。这种工艺自宋代以来至明清绵延不绝,而渐渐蔚为大观。紫砂壶大师代有人出,从供春到顾景舟,在紫砂世界内闪耀着一大批大师的名字。

在宜兴我认识许多年轻的壶艺师,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渐渐的了解到紫砂壶工艺那种永久魅力之所在。其中有一位年轻的紫砂壶艺师叫鲍峰岩。他制作的紫砂壶深得收藏界的青睐,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已成为收藏界的抢手货。

一、妙手造境

鲍峰岩的工作室在宜兴郊外一个非常宁静优美的小区内,我们来到鲍峰岩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橱柜内摆放着的鲍峰岩的紫砂壶作品,这些紫砂壶夺人眼目,每一把紫砂壶都给人一种惊叹!这些壶看上去没有太多的花样,造型古朴大方,微妙玄通。分明是一把把的紫砂壶,却有穿越时空从远古而来的自然典雅之美。


 

2009年“翠竹顽石提梁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欣赏这样的紫砂壶,正如王蒙先生所说的:“不是给人一种肤浅的印象思维、表层思维、小儿科思维,而是一种质朴包容、性情旷达。这正是一种‘道’的启示。一种师法自然,自然与文化合一的物化状态。”

鲍峰岩出生在紫砂世家,是百年老号“鲍同泰(1845年)”的后人。他的母亲张红华是当代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的弟子,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到紫砂工艺厂工作,并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江建翔,练就了扎实的紫砂全手工成型技法。20多岁时候就可以独立制作出个性新颖的紫砂壶。他设计创作的“日月壶”紫砂壶,被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教学样板。1987年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回到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工作,又得到顾景舟先生的面教。

可以说鲍峰岩的岁月,就是从手掌上度过的。鲍峰岩能练就这样一双神奇的手,这缘于他的几次不同寻常的经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大陆内地的紫砂壶处于不温不火的时候,在祖国宝岛台湾,却兴起了紫砂壶收藏热潮。他们通过香港双鱼公司等四家公司到宜兴购买紫砂壶。香港双鱼公司是最早来到宜兴购买紫砂壶的公司,他们首先来到宜兴紫砂一厂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并不喧哗的紫砂工厂内已经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紫砂壶艺师,其中鲍峰岩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当锦丰公司的老板第一次看到鲍峰岩做的紫砂壶时,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在简短的交谈后,他被鲍峰岩的朴实和对紫砂艺术的认识及执着所感染,顺利地鲍峰岩接到了双鱼公司下给厂里的订单任务。

不久,一位来自日本的紫砂壶研究学者和进出口公司姓周的一位先生一起来到宜兴紫砂一厂,这位日本学者是日本一所大学的教授,也是位陶艺家,他醉心于中国紫砂壶文化的研究,并且想购买一些紫砂一厂的收藏的老壶,遭到了拒绝,因为那些紫砂壶大师做的壶已成为中国的瑰宝,不对外出售。一个偶然机会,那位日本学者看到了鲍锋岩给香港双鱼公司做的紫砂壶,他高兴万分,马上向紫砂一厂的领导提出,他想定做一批紫砂壶,由鲍峰岩等来做。当鲍峰岩拿到由这位日本学者要求的来样设计图时,他又感到十分意外,因为中国人使用紫砂壶的壶嘴是平行向上的,而日本人设计的紫砂壶壶嘴口却是向下的,这是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所致。鲍峰岩没有做过这样的壶嘴,但是为了按时完成这批来样定制,他日夜研究设计试样,并向母亲张红华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终于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这位日本学者的一批紫砂壶。当日本学者拿到这批精美的紫砂壶时,伸出大拇指称赞鲍锋岩的制壶工艺非常精湛,他很满意。

让鲍锋岩认识到制做紫砂壶决不是雕虫小技,是他制做一批紫砂小壶的特殊经历。香港有一家著名的茶具博物馆,一次他们的馆长来到宜兴紫砂一厂要订制一批紫砂壶,他听说鲍锋岩做的紫砂壶颇具传统工艺的功力。便通过紫砂一厂的领导找到鲍锋岩。他与鲍峰岩一见面便开门见山的说:“我听说你制作传统紫砂壶的功力很深厚,想请你做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的紫砂小壶。但做这种壶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小壶的融量在100CC和120CC之间,而且举起壶七寸倒在茶碗中的水不能溅出水花,一壶水倒出来时间不能超过12秒,你能做到这样程度吗?”那位香港茶具博物馆的馆长见他一脸的疑惑,便接着向他解释说:“这是一位香港寺庙的住持向他提出做这种紫砂壶。这位住持是一位高僧,他对紫砂壶研究颇深,这是他根据中国古书上的记载而提出的古人饮茶用壶的境界。他还说这种朱泥小壶只有宜兴技艺高超的壶艺师才能做。因此,我就找到了你。”听了此话,鲍锋岩顿时明白,中国古代人对紫砂壶的造诣已经是登峰造极。虽然他没有见过这种紫砂小壶,但他决心再一次挑战自已,为了弘扬中华紫砂文化精神,他一口答应下来。接下来的数月,鲍峰岩把自已关在工作室里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大胆尝试。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最终他做出了符合这位香港茶具博物馆馆长要求的朱泥紫砂小壶。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