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服饰贴“洋商标”赚取暴利

时间:2011-03-18 09:51 解放网-新闻晚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洋商标 3.15 国产服饰

(中国驰名商标网讯)在北京、深圳等全国一些大城市的大商场、机场的服装店里,消费者常常能看到品种繁多的外国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号称自己是国际设计、定位高端,因而价格不菲。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这样的“国际品牌”的注册人、生产地都在中国,只是在外国注册了一个空壳商标,就能让原来的纯国产货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高端”、“欧陆名品”,身价暴增至原来的至少5倍。
  “顶级意大利品牌”只是空壳
  据央视报道,记者在深圳宝安机场A候机楼发现,一个叫做卡尔丹顿的服饰品牌专卖店非常引人注目,营业面积有数百平米,装修也显得颇具档次。专卖店工作人员介绍说,卡尔丹顿是意大利顶级男装品牌,1993年进入中国,至今已有18年历史,在全国有数百家分店,仅机场就有30余家。时尚、优雅为其主要特点。销售人员声称,其服装部分产自深圳,也有不少面料是意大利原装进口。由于其是高端品牌,因此价格比一般品牌要高出不少。
  但是,在北京首都机场,一位曾在机场卡尔丹顿专卖店工作过的销售员透露,卡尔丹顿只是一个中国人注册的意大利品牌,拿到牌子后再到国内生产,在意大利并无历史,其在国内真正经营的时间也并不长。
  记者通过意大利专利商标局检索发现,卡尔丹顿的注册成功日期为2001年1月,申请人为yimsiuwa,申请地址在香港。这表明,号称“1993年进入中国,有18年历史”的卡尔丹顿实际的品牌历史只有10年。
  那么卡尔丹顿是否在意大利有经营生产呢?记者联系到意大利官方的商业和税务机关意大利商会,对方表示,在他们的注册资料中没有卡尔丹顿这家企业。而意大利一位进入服装行业已有35年的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他对行业内的各种品牌都比较熟悉,但从未听说过卡尔丹顿。
  原来卡尔丹顿只是在意大利有注册商标,而并无实际生产。通过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的网上检索,记者看到卡尔丹顿的实际注册日期为1998年8月21日,注册人和地址与意大利注册一致。检索结果表明,卡尔丹顿是在香港进行注册后才在意大利注册的。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yimsiuwa的中文对应名称可能是严小华;他进一步介绍说,卡尔丹顿这个商标是以个人名义,而不是以公司名义申请的。
  商标“出口转内销”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查询结果显示,卡尔丹顿在国内的申请注册日期是1994年,目前商标拥有者是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严小铅,而严小铅与严小华同是另一家深圳公司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记者采访到卡尔丹顿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方提供的信息表明,兴亿公司就是卡尔丹顿的运营商,而严小铅和严小华是兄弟。严小华注册了卡尔丹顿商标,再把它转给了与严小铅合开的的兴亿公司。
  至此,卡尔丹顿品牌的真相已经清楚:这个商标的运营经历了从国内到海外,再从海外回到国内的典型过程。
  记者以加盟商的名义见到了卡尔丹顿公司品牌拓展部的总经理夏军(音)。他告诉记者,卡尔丹顿确实是在意大利只有注册商标,没有企业经营,没有分店。对于卡尔丹顿品牌真实身份的质疑,夏军显得不屑一顾:“有哪个牌子不是噱头呢?我觉得只要手续是合理的合法的,无论你消费者怎么追究都没关系。正式工商注册,所有的手续是合法的,追究什么呢?”他认为,卡尔丹顿是在意大利注册的,“为什么不能宣传是意大利的?”他说,现在他们都是全球注册商标,只是没去国外开店而已。
  贴上洋商标牟取暴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专业的商标注册机构注册国外品牌的成本其实很低。除官方收费外,注册公司的代理费只需1000元到3000元不等。北京北三环的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申请人在申请品牌时,只需提供地址信息和商标图样就行,申请时间在一年半左右。“申请意大利的品牌在3000左右,而法国和加拿大的品牌则相对便宜。”只要在注册机构签字成功,就意味着注册国外商标万事大吉。
  诚然,“空壳洋品牌”进入高档商场需付不菲的“入场费”,且还要从流水账中支付商场25%—30%的“流水倒扣”,但相比起零售所赚取的利润,这点小成本根本不算什么。在北京木樨园地区,一件批发价格两百块的衣服,在包装成意大利品牌后,可能就会卖到一千块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