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再遭“专利陷阱”官司。记者昨天从深圳地板企业燕加隆获悉,今年初全球地板巨头Unilin在德国诉燕加隆专利侵权一案,将于9月30日在德国汉堡法院开庭。由于诉讼所涉及的专利属排他性的地板专利,而诉讼双方正好拥有各自的排他性专利和全球专利授权能力,业界据此认为,Unilin在德国发起诉讼,旨在阻击中国企业全球专利授权步伐。
据被诉方燕加隆表示,将不惜斥资1000万赴德应诉,确保中国专利授权不被“洋专利官司”剿杀于摇篮之中。
■深企发明地板锁扣专利打破垄断
据了解,在燕加隆发明“一拍即合”地板锁扣技术之前,欧洲Unilin公司和Valinge公司共同拥有传统的斜插锁扣专利技术,全球众多地板企业每年均需向这两大巨头交纳几十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专利授权收入是这两大巨头的主要经济来源。凭借该专利,洋巨头企业在全球垄断了地板锁扣专利技术。
深圳企业燕加隆公司作为提供综合建材家居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产品和服务畅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自2004年开始,燕加隆就下决心自主创新,绕开人家的专利制约,研发中国人自己的锁扣技术。
在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研发下,2006年燕加隆公司终于成功发明“一拍即合”地板锁扣技术。该技术突破了欧洲锁扣技术所采用的斜插锁扣理念,首创垂直嵌入型锁扣,开创了全球地板锁扣技术发展新领域。
因为深圳企业发明的专利,打破了Unilin公司的专利垄断,给全球地板企业一个全新的专利选择,双方关系因此交恶。
■洋巨头多次阻击中国企业专利授权
2009年1月德国汉诺威地板展期间,Unilin公司以“燕加隆公司的产品侵犯了Unilin的专利权”为名,申请汉堡法院对燕加隆发出紧急禁令,没收了燕加隆的展品。
据燕加隆人士表示,双方交手已不是第一回合。
2005年7月,Unilin公司下属的两家美国企业指控全球34家企业生产的锁扣地板侵犯了其相关专利,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启动337调查。包括燕加隆在内,此次共有18家中国企业被诉。但是根据申诉方提出的诉讼请求,该案并非只是针对被诉的18家中国企业,而是针对中国生产的所有使用“锁扣技术”的相关产品,实质上所有中国相关企业均为涉案企业。
业界人士分析表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果此次被诉的18家中国企业的产品全部被判定侵权,将意味着Unilin最大心腹之患——燕加隆的“一拍即合”相关专利也将侵权,也就不得进入美国市场。2006年7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本案初裁结果,裁决燕加隆的“一拍即合”锁扣地板产品没有侵犯Unilin公司的任何诉争权利。Unilin对初裁结果提出抗辩,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法官没有采纳,在2007年1月24日公布的终裁裁决中维持了初裁裁决。此意味着美国政府承认“一拍即合”专利事实。按照美国法律规定,Unilin如果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终裁裁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但Unilin并没有提起上诉,这证明他们也认同此裁决。
■深企高调应诉维护中国地板产业利益
业界人士表示,燕加隆“一拍即合”地板锁扣技术诞生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中国地板产业乃至全世界消费者都从中受益,但Unilin利益却受到极大影响。
据介绍,此前Unilin曾要求中国地板企业按照“前三年每出口1平方米地板产品向其支付1美元”的标准向其支付专利侵权赔偿费,现在被迫不再提起,这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至少3亿美元的专利侵权赔偿。不仅如此,Unilin还被迫将对中国地板企业的专利许可费标准由原来的1美元/平方米降低为0.65美元/平方米;而且,还打乱了他们收费策略预期。
据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专家高瞻指出,Unilin打官司其实隐藏了更深层次的意图,在美国337诉讼失败后,他们再打德国专利官司,无非出现两种结果:一是Unilin打赢官司,那么可以直接扼杀中国专利,实现专利垄断的目的;如果打不赢,通过官司的“马拉松式”诉讼,以诉讼冻结贸易、带来巨额诉讼负担的方式,以强凌弱,消耗燕加隆公司的实力。
据燕加隆总经理何贻信表示,面对Unilin险恶用心,燕加隆不能低头,也不可能低头,燕加隆将斥巨资在德国聘请一流律师积极应诉。他说,回顾过去,燕加隆公司多次与欧美地板行业巨头交锋,欧美地板行业巨头的打压没能阻止燕加隆的发展,反倒促进了燕加隆的强大和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宝,是企业走向国际,做大做强的重要保证。 蓝岸
(责任编辑:未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