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怎么成了酒的商标?”近日,王先生在泉州一家酒店消费时,促销小姐极力推荐一款“清源山”牌的白酒,并称“泉州人喝清源山酒会更亲切”。王先生觉得很痛心。清源山是泉州人的母亲山,承载了多少人的荣耀与重托,却被浙江一家酒厂注册为商标,并在泉州市场销售,他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景区商标的保护力度,保护好自己的资源,避免成为他人嘴中的唐僧肉!”
【调查】
泉州景区商标屡“遭劫”
只要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商标查询”一栏中输入“清源山”查询,就可发现清源山已被注册为24大类商标,申请酒类“清源山”商标的是一位阮姓男子,注册公告日为2005年4月21日,使用期10年。
笔者辗转联系到阮先生。阮先生解释,这样做并不是恶意抢注清源山商标。为了开拓厦门市场,他还注册了“白鹭岛”商标。他认为,这种品牌地方化的做法对短期扩大市场影响力有好处,“因为泉州很少有厂家生产这种酒,所以经常有客户来咨询”。
笔者通过查询还发现,抢注“清源山”商标并非阮先生独创。早在1998年,“清源山”就被晋江一家陶瓷企业注册为建筑瓷砖商标,此后,相继在饮用水、茶叶、印刷、油墨等20多个领域被注册成功。其中,清源山管委会只申请了5个类别的注册,其余均为抢注。
实际上,窥伺泉州风景名胜的名称,抢注来作为商标的,还不在少数。在商标网站上,笔者以“洛阳桥”、“东西塔”等字眼对泉州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进行了模糊搜索,发现“洛阳桥”被单位或个人分别注册了七个类别, “东西塔”被注册了六个类别,其中“东西塔”还有一类商标被贴在抽水马桶上。而这些注册申请人,均不是景区的主管单位。
近日,商标抢注再起波澜。有着“天下长桥无此桥”美誉的安平桥,也被人抢先注册成纱线商标,使用年限截至2015年5月31日,并以10万元的价格在网上挂牌转让。笔者了解到,“安平桥”商标持有人为王某,是安海一家纺织纱线公司负责人。目前,该商标正由一家商标事务所代理转让,转让价格为10万元,而该商标当初的注册申请费用才1800元。虽然有很多人前来咨询转让事宜,但至今没人出手购买。此外,“安平桥”在食品、服装、鞋帽等方面均已被人抢注。
【剖析】
旅游品牌意识太单薄
“景区商标之所以成为商家青睐的对象,首先折射出的是立法上的缺陷。”福建省义全律师事务所徐栋律师说。
《商标法》规定,只要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商标,并按照申请在先原则。这无形中为商标抢注提供了保护伞。曾经抢注过景区商标的王先生告诉笔者,景区虽然是人家经营的,但商标不一定是他们的,“他们不注册,我就有权将其注册为商标进行经济活动”。王先生坦言,这就相当于在市场竞争中走了捷径,在创业初期既不用花钱搞宣传,也不用担心消费者的信任程度,又可以利用景区培养的品牌影响力来推销产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利润。“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据业内人士介绍,景区商标屡被抢注,主要是景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太单薄。很多地方的景区只重视耗资打造旅游品牌,却忽略了对旅游商标的保护。当景区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时候,一些精明的商家就会看上其品牌后面蕴藏的巨大商机,一旦景区疏忽了商标注册这个环节,其精心打造的品牌就等于给其他商家做了嫁衣,将自己的无形资产流失到别人的口袋里。
“我们目前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景区开发建设和打响知名度上,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转。景区商标的注册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清源山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笔者在采访中还听到这样的声音:“景区商标不同于物品商标,即使被抢注了,对景区的影响也不大,因为地方毕竟还是这个地方,大家认可的还是这个景区,抢注方也不太可能克隆出一个相似的景区来。”
对这种观点,徐栋律师认为,如果一个景区只单纯经营景区游览,注不注册商标确实没多大影响,但是如果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那么就必须注册商标。而随着旅游品牌经营的日益成熟,景区企业会由价格战转向品牌战,重视品牌效应,这是必然趋势。尽管拥有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不少景区因没进行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给其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国内著名风景区九寨沟、黄山、九华山等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介绍,四川著名景区“九寨沟”被抢注者标价120万元,商标类型为30类,包括咖啡、白糖、蜂蜜、茶等。黄山、九华山分别被一旅行社和青阳县一家乡镇资产管理企业注册,经营旅游业务的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只能注册英文版的黄山旅游服务类商标——“HSTD”。而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只能以“九”字变形的山峰图案作为自己的旅游服务商标。
【剖析】
旅游品牌意识太单薄
“景区商标之所以成为商家青睐的对象,首先折射出的是立法上的缺陷。”福建省义全律师事务所徐栋律师说。
《商标法》规定,只要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商标,并按照申请在先原则。这无形中为商标抢注提供了保护伞。曾经抢注过景区商标的王先生告诉笔者,景区虽然是人家经营的,但商标不一定是他们的,“他们不注册,我就有权将其注册为商标进行经济活动”。王先生坦言,这就相当于在市场竞争中走了捷径,在创业初期既不用花钱搞宣传,也不用担心消费者的信任程度,又可以利用景区培养的品牌影响力来推销产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利润。“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据业内人士介绍,景区商标屡被抢注,主要是景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太单薄。很多地方的景区只重视耗资打造旅游品牌,却忽略了对旅游商标的保护。当景区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时候,一些精明的商家就会看上其品牌后面蕴藏的巨大商机,一旦景区疏忽了商标注册这个环节,其精心打造的品牌就等于给其他商家做了嫁衣,将自己的无形资产流失到别人的口袋里。
“我们目前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景区开发建设和打响知名度上,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转。景区商标的注册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清源山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笔者在采访中还听到这样的声音:“景区商标不同于物品商标,即使被抢注了,对景区的影响也不大,因为地方毕竟还是这个地方,大家认可的还是这个景区,抢注方也不太可能克隆出一个相似的景区来。”
对这种观点,徐栋律师认为,如果一个景区只单纯经营景区游览,注不注册商标确实没多大影响,但是如果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那么就必须注册商标。而随着旅游品牌经营的日益成熟,景区企业会由价格战转向品牌战,重视品牌效应,这是必然趋势。尽管拥有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不少景区因没进行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给其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国内著名风景区九寨沟、黄山、九华山等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介绍,四川著名景区“九寨沟”被抢注者标价120万元,商标类型为30类,包括咖啡、白糖、蜂蜜、茶等。黄山、九华山分别被一旅行社和青阳县一家乡镇资产管理企业注册,经营旅游业务的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只能注册英文版的黄山旅游服务类商标——“HSTD”。而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只能以“九”字变形的山峰图案作为自己的旅游服务商标。